你的心理弹性可好?
发布日期:2015-07-29浏览:1582
你是否会应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经常生气?
你是否会因为工作中的小麻烦而天天烦恼抱怨?
你是否会因为一次失败而很久无法重振精神?
你是否会因为一次打击而容易丧失自信?
你是否会因为过去的痛苦而每天郁郁寡欢?
你是否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无法适应?
你是否会因为任务的艰巨而自乱阵脚?
……
如果你回答“是”,那么就是“心理弹性”相对不佳的表现。
心理弹性,也叫“心理韧性”或“复原力”,即个体面临压力或挫折情景复原的能力、结果或过程。心理弹性是一种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是个体能够经受困境并在困境中能够适当调适的能力,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对抗逆境,以健康感觉持续有意义生活的卓越能力,是在面临逆境、创伤、悲剧、威胁、艰辛及其他生活重压下能够良好适应的“反弹能力”(Newman,2005)。
心理弹性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是能够使个体在压力、危机、挫折或创伤下仍积极适应、茁壮成长的心理品质。行为心理学家伯纳诺教授认为:“当变故发生时——天灾、亲人去世、恐怖袭击、流行病爆发,大部分人最初都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震惊和迷惑。他们会暂时出现创伤的反应,比如睡眠困难、噩梦、抑郁、记忆闪回等。但1个月之后,幸存者的创伤反应会慢慢减少,到6个月之后,除了极少数仍被负面情绪严重困扰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能恢复到正常的身心状态。”也就是说,一般人都会有其固有的“心理弹性”,这种心理弹性可以帮助人们在遇到变故或逆境时,能迅速恢复,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
但心理弹性的水平会因人而异,心理弹性既存在个体先天生物特质的差异,也受到后天环境、教育与训练的影响,它应视为个体先天与后天的“合金”。一般来说,心理弹性与适应性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即弹性愈大,表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调控能力愈强,适应性水平愈高。一个具有较高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表明其在认知、豁求强度、情绪激活、应激方式以及人格特质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均达到了对外界环境的最佳匹配、调控与适应,且能够以最有效的途径外化出来。
正因为如此,当一个人的“心理弹性”不好时,就会表现为: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和变化,受挫能力较弱,容易一蹶不振,无法接受批评,抗压能力弱,难以相处,容易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等。这样,就会导致在工作上难以承担重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工作无斗志无激情,以致工作绩效低下,事业发展受阻,甚至会对个人家庭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增强个人的“心理弹性”,不但可以提升个人面对逆境的能力,提升个人情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益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事业成功,而且还会大大提升个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从一定意义上讲,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是其心理弹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其社会化和社会适应水平日趋提高与完善的过程。心理弹性应视为个体素质结构中的一个核心变量,同时也是个体人格与认知水平的一种综合体现。因此,个人的心理弹性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增强的。
首先,一个人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一个人的情绪压力管理水平高度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学会并提升自身管理情绪与压力的水平,以保持我们的良好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一种精神上的免疫系统,这套心理免疫系统应对的是突如其来的心理压力及其所造成的情绪反应,如恐惧、焦虑、悲伤。作为进化的设计,心理弹性在应对短期压力时最为强大。它能帮助人们通过本能反应,有效地帮助我们动员身体和心理的防御机制,以最高的效率处理眼前的危险。一旦灾难过去,心理弹性就会开始起作用——大脑中产生一系列化学元素会逐渐抵消恐惧引发的压力。
但是,在长期压力面前,心理免疫系统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日常的挫折与损耗,激发的不是恐惧,而是抑郁。在一个高压的社会里,你买不起房子,付不起房租,拿不到好成绩,或者找不到好工作,都会导致你的大脑经常性地警铃大作,压力激素持续喷涌,伤害海马回和杏核体(记忆与情绪相关)的神经细胞,你同时在身体和情感上受到伤害。所以,长期累积的心理压力会让心理免疫系统受损,也会让人的心理弹性变差。
因此,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弹性,我们首先就要学会正确处理压力,提升自己情绪管理能力。这种能力提升的途径有很多种,如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阅读、听音乐、散步、冥想或是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等,都能帮助我们减压和修复身心。另外,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情绪与压力管理的技巧,如大卫.塞尔旺在《痊愈的本能》一书中提到的快速和谐法,就非常简单好用。这套方法出自美国的Heartmath,其减压课程已于5年前进入中国,现已被众多中国企业、医疗机构及多支国家队长期采购,作为员工与企业管理者的指定减压课程。
其次,心理弹性是可以通过不断训练来增强的。人是惯性的动物,人的意识、情绪、意志和行为都需要训练,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和人体肌肉一样,我们的“大脑肌肉”也会遵守“要么使用,要么消失”的法则。如果你每天让大脑学数学,它就会越来越擅长数学;如果你让它忧虑,他也会越来越忧虑;如果你让它专注,他就会越来越专注。同样,训练心理弹性,会让我们的心理弹性越来越强。就像是意志力训练,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主动做一些有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事情。就像是马拉松长跑,如果无法一步到位,那么可以从1万米,甚至1000米开始训练。当你自我练习越多,你会发现你对应困境的能力就会越强。这样,当有一天我们遇到大的困境时,我们会从容应对,就像马拉松运动员能很轻松就跑42公里一样。这时,你会发现你有了与众不同的、更好的心理弹性。因此,有人说,经历是一种财富,不要惧怕承担重任,这不但是一个施展自我的机会,也是一次心理弹性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只有经历过艰难的人,往往才会有更好的面对逆境的能力。
此外,心理弹性与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与认知水平相关。这种认知水平既与人们的经历有关,也与人们对事件与自身的反思有关。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当经历的事情多了,见的人多了,我们的视野、眼界和胸怀就自然更开阔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还能对经历的人和事以及自我进行不断反思和内省,不断去了解探询自己的内心世界,洞悉事物运作的本质。那么,我们的心理成熟度与认知水平就会提高更快。在面对挫折困境问题时,我们就更容易适应和解决,我们的心理弹性水平也自然会保持高水平。因此,除了多经历一些事情以外,还要注意时常加入自己的思考,做一个有心人,那么我们会更有“弹性”,更有能量。
最后,除内部因素以外,心理弹性还来自外界的支持,主要是指社会支持网络——能在你遭遇困境时伸出援手的人。对灾难幸存者来说,最艰难的一点往往是很多亲人和朋友在灾难中丧生,使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陷于崩塌。遭遇困境,能有人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我们会回复更快更好。因此,主动多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相处,建立良好的亲情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将对我们心理弹性的增强带来极大帮助。而这些关系都是需要我们用心维系的,需要我们去努力付出建立我们的“情感账户”——就像银行的账户一样,只有我们平时不断用心付出“存钱”时,我们有一天才能从这个账户中“取钱”以获得需要心理支持。
正如伯纳诺教授所言:“真正心理弹性最强的,是那种懂得何时应该表达和倾诉,何时应该保持沉默与忍耐的人。”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有良好的人际支持,也需要我们自己不断自我修炼,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这是一种生存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拥有。
想一想,你的心理弹性可好?
如果不好,那么,该所有行动了。
你是否会因为工作中的小麻烦而天天烦恼抱怨?
你是否会因为一次失败而很久无法重振精神?
你是否会因为一次打击而容易丧失自信?
你是否会因为过去的痛苦而每天郁郁寡欢?
你是否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无法适应?
你是否会因为任务的艰巨而自乱阵脚?
……
如果你回答“是”,那么就是“心理弹性”相对不佳的表现。
心理弹性,也叫“心理韧性”或“复原力”,即个体面临压力或挫折情景复原的能力、结果或过程。心理弹性是一种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是个体能够经受困境并在困境中能够适当调适的能力,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对抗逆境,以健康感觉持续有意义生活的卓越能力,是在面临逆境、创伤、悲剧、威胁、艰辛及其他生活重压下能够良好适应的“反弹能力”(Newman,2005)。
心理弹性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是能够使个体在压力、危机、挫折或创伤下仍积极适应、茁壮成长的心理品质。行为心理学家伯纳诺教授认为:“当变故发生时——天灾、亲人去世、恐怖袭击、流行病爆发,大部分人最初都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震惊和迷惑。他们会暂时出现创伤的反应,比如睡眠困难、噩梦、抑郁、记忆闪回等。但1个月之后,幸存者的创伤反应会慢慢减少,到6个月之后,除了极少数仍被负面情绪严重困扰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能恢复到正常的身心状态。”也就是说,一般人都会有其固有的“心理弹性”,这种心理弹性可以帮助人们在遇到变故或逆境时,能迅速恢复,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
但心理弹性的水平会因人而异,心理弹性既存在个体先天生物特质的差异,也受到后天环境、教育与训练的影响,它应视为个体先天与后天的“合金”。一般来说,心理弹性与适应性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即弹性愈大,表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调控能力愈强,适应性水平愈高。一个具有较高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表明其在认知、豁求强度、情绪激活、应激方式以及人格特质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均达到了对外界环境的最佳匹配、调控与适应,且能够以最有效的途径外化出来。
正因为如此,当一个人的“心理弹性”不好时,就会表现为: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和变化,受挫能力较弱,容易一蹶不振,无法接受批评,抗压能力弱,难以相处,容易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等。这样,就会导致在工作上难以承担重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工作无斗志无激情,以致工作绩效低下,事业发展受阻,甚至会对个人家庭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增强个人的“心理弹性”,不但可以提升个人面对逆境的能力,提升个人情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益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事业成功,而且还会大大提升个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从一定意义上讲,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是其心理弹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其社会化和社会适应水平日趋提高与完善的过程。心理弹性应视为个体素质结构中的一个核心变量,同时也是个体人格与认知水平的一种综合体现。因此,个人的心理弹性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增强的。
首先,一个人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一个人的情绪压力管理水平高度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学会并提升自身管理情绪与压力的水平,以保持我们的良好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一种精神上的免疫系统,这套心理免疫系统应对的是突如其来的心理压力及其所造成的情绪反应,如恐惧、焦虑、悲伤。作为进化的设计,心理弹性在应对短期压力时最为强大。它能帮助人们通过本能反应,有效地帮助我们动员身体和心理的防御机制,以最高的效率处理眼前的危险。一旦灾难过去,心理弹性就会开始起作用——大脑中产生一系列化学元素会逐渐抵消恐惧引发的压力。
但是,在长期压力面前,心理免疫系统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日常的挫折与损耗,激发的不是恐惧,而是抑郁。在一个高压的社会里,你买不起房子,付不起房租,拿不到好成绩,或者找不到好工作,都会导致你的大脑经常性地警铃大作,压力激素持续喷涌,伤害海马回和杏核体(记忆与情绪相关)的神经细胞,你同时在身体和情感上受到伤害。所以,长期累积的心理压力会让心理免疫系统受损,也会让人的心理弹性变差。
因此,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弹性,我们首先就要学会正确处理压力,提升自己情绪管理能力。这种能力提升的途径有很多种,如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阅读、听音乐、散步、冥想或是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等,都能帮助我们减压和修复身心。另外,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情绪与压力管理的技巧,如大卫.塞尔旺在《痊愈的本能》一书中提到的快速和谐法,就非常简单好用。这套方法出自美国的Heartmath,其减压课程已于5年前进入中国,现已被众多中国企业、医疗机构及多支国家队长期采购,作为员工与企业管理者的指定减压课程。
其次,心理弹性是可以通过不断训练来增强的。人是惯性的动物,人的意识、情绪、意志和行为都需要训练,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和人体肌肉一样,我们的“大脑肌肉”也会遵守“要么使用,要么消失”的法则。如果你每天让大脑学数学,它就会越来越擅长数学;如果你让它忧虑,他也会越来越忧虑;如果你让它专注,他就会越来越专注。同样,训练心理弹性,会让我们的心理弹性越来越强。就像是意志力训练,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主动做一些有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事情。就像是马拉松长跑,如果无法一步到位,那么可以从1万米,甚至1000米开始训练。当你自我练习越多,你会发现你对应困境的能力就会越强。这样,当有一天我们遇到大的困境时,我们会从容应对,就像马拉松运动员能很轻松就跑42公里一样。这时,你会发现你有了与众不同的、更好的心理弹性。因此,有人说,经历是一种财富,不要惧怕承担重任,这不但是一个施展自我的机会,也是一次心理弹性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只有经历过艰难的人,往往才会有更好的面对逆境的能力。
此外,心理弹性与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与认知水平相关。这种认知水平既与人们的经历有关,也与人们对事件与自身的反思有关。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当经历的事情多了,见的人多了,我们的视野、眼界和胸怀就自然更开阔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还能对经历的人和事以及自我进行不断反思和内省,不断去了解探询自己的内心世界,洞悉事物运作的本质。那么,我们的心理成熟度与认知水平就会提高更快。在面对挫折困境问题时,我们就更容易适应和解决,我们的心理弹性水平也自然会保持高水平。因此,除了多经历一些事情以外,还要注意时常加入自己的思考,做一个有心人,那么我们会更有“弹性”,更有能量。
最后,除内部因素以外,心理弹性还来自外界的支持,主要是指社会支持网络——能在你遭遇困境时伸出援手的人。对灾难幸存者来说,最艰难的一点往往是很多亲人和朋友在灾难中丧生,使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陷于崩塌。遭遇困境,能有人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我们会回复更快更好。因此,主动多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相处,建立良好的亲情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将对我们心理弹性的增强带来极大帮助。而这些关系都是需要我们用心维系的,需要我们去努力付出建立我们的“情感账户”——就像银行的账户一样,只有我们平时不断用心付出“存钱”时,我们有一天才能从这个账户中“取钱”以获得需要心理支持。
正如伯纳诺教授所言:“真正心理弹性最强的,是那种懂得何时应该表达和倾诉,何时应该保持沉默与忍耐的人。”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有良好的人际支持,也需要我们自己不断自我修炼,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这是一种生存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拥有。
想一想,你的心理弹性可好?
如果不好,那么,该所有行动了。